只是现在他急需钱,肯定是没时间养护了,只能用泡过的茶叶将壶身给搓了一遍,又用茶汤给煮了煮,这样这壶是新了些,包浆也不是那么完好,但看起来却顺眼了很多,在识货的人眼里,这壶的价值并不受影响。
至于后来他从地摊上买来的那把仿乾隆款的西施壶,品相本身就比较完好,并不需要再清理,他也就没有再画蛇添足。
处理好之后,韩阳将两把壶小心翼翼的装好,然后打开电脑搜索紫砂壶,好好的补充了一下紫砂壶的相关知识。现在不同于以前,以前的人想学习某些知识,除了跟着师傅学之外别无他法,因为没有其他的途径。
但是现在不同,只有有心,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能在网络上找得到,即便是不能直接找到,也能找到相关指引信息,告诉你该如何找到。
韩阳这一看就是小半宿,看的如痴如醉,因为他以前根本没有想到紫砂壶的世界竟然如此的多彩。不了解的紫砂壶的人,真的很难想象到小小的紫砂壶中竟然有着这么宽广的天地。
这话一点不夸张,就韩阳从他自己了解到的这点皮毛来看,简简单单的一把壶,就泥、形、工、款、功这五个要点,但是却包含着手艺人和文化人以及时代所赋予的特殊内涵,简单而抽象的将前人的生活状态以及精神面貌展现出来了。
而且这壶的鉴赏很特殊,一句话,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就像韩阳买的那一把西施壶,造型很简单,是一把光壶,除了壶脚下的六字篆书款之外再无任何修饰,看起来跟普通人用的大茶壶完全没有什么区别,那它为什么就值好几万块钱呢?又是如何鉴定它的好与坏?
除了最简单的实用性之外,这就需要极高的鉴赏能力,需要从这样一把简简单单的光壶身上欣赏到深沉内敛的精神状态。就像一个人,外表的帅与不帅是一回事儿,精气神以及内在的气质又是一回事儿。
看人不算难,但看壶就没那么容易了,尤其是要从这样一把壶身上看出作者的出处以及时代的特征,更是难上加难,完全做不得一点假。
当然,也因为紫砂壶的鉴定难度太大,一些人才敢肆无忌惮的大批量制造赝品来鱼目混珠,因为高水平的紫砂壶鉴定者也就那么几个人,剩下的大部分藏家在面对鉴定难度比较高的紫砂壶时往往一筹莫展。
韩阳在一个叫紫砂江湖的论坛上逛了逛,发现这紫砂壶的世界确实是比较复杂,在众多的分类古玩中隐隐的自成一派,难怪余怀文一直在说紫砂壶里的水太深了。
不过这没有让韩阳退缩,反而激起了他的兴趣,因为越难鉴定的东西,他的鉴定仪所能发挥的作用才越大,他的机会也才越大。想到这里,韩阳还真用心好好的将紫砂壶了解一番。
晚上发了个信息给孙卫忠,问他对紫砂壶有兴趣没有,他有两把品相很不错的。
孙卫忠很快回信,说有兴趣。
韩阳约定明天早上早点在鉴宝楼见面,然后这才休息。
第二天早上早早的起床,韩阳带着这两把紫砂壶直奔紫光市场,到了鉴宝楼的时候,孙卫忠已经在等着他了,一见面就哈哈笑道:“小韩,这次又带来了什么好宝贝?我可是期待了一晚上的。”
韩阳呵呵笑道:“普通小玩意,勉强能算是小精品吧,”说着也不磨蹭,将纸箱子拆开道:“两把紫砂壶,一把是乾隆年间邵瑞元制做的笑樱壶,一把是清晚期仿乾隆六字篆书款西施壶。”
孙卫忠先看了看笑樱壶,满意的点点头,只是在看那把仿制的西施壶时,却皱起了眉头久久不语。小半个小时候之后,孙卫忠放下放大镜平静的对韩阳道:“小韩,这把笑樱壶不错,你开价多少?”
韩阳不知道孙卫忠是怎么看那把仿壶的,心里多少有些忐忑,因为他现在急需用钱,不过还是平静的笑道:“孙老板,我也不狮子大开口了,就十万块,怎么样?”
“你这还不算狮子大开口啊?”孙卫忠苦笑道:“都是行里人,也不值几个钱,我也不跟你耍什么手段了,七万块,你看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