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人尴尬的坐了一会儿,我也没有心情说些缓解场面的话。沉默的情况下,敲门声显得特别大。
进来的是一个年轻人,个子不高,穿着迷彩便装,像萧国林一样黑里透红的面庞,只是显得有朝气一些。年龄不好判断,看脸色有三十来岁,不过我知道,实际年龄不会这么大。
周队长给我俩略微作了介绍,就黑着脸走了。萧国林拍了拍我的肩膀“还这么冲,老周也不容易。”语气里有些无奈,有些责备。说完他也走了。这个年轻人,就是将要与我公事的工程兵班长,刘向荣。
宋贵龙没法走,他还要做具体的交接工作。我们三个人围坐在办公桌旁,谈起了具体的交接工作,我和刘班长相互之间也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和对下面工作详细的计划。工作计划,目前我只能听,还没有发表建议的资格。
刘班长很干练,有一种军人特有的爽利劲儿。最主要的我在他身上看不到颓废、沮丧,而是充满朝气,说起工作计划来信心勃勃。他的这个班是满编制十二名战士,其中包括他和另一名张姓副班长。他也看出来我没有沙漠考古的经验,还安慰我“我们这个工程兵连,常年在沙漠地带施工,挖这种探方对我们来说没有难度。明天你在现场指导我们开挖的方向就行了,其实在沙漠施工难度不在地下,而在于地上,天气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我保证你三天内就能掌握要领。”
被他充满自信和活力的情绪带动,我对接下来的工作也逐渐有了信心。
晚饭后,我跟这队工程兵见了一次面,毕竟都是年轻人,很快就熟络起来。我的年龄最大,他们都亲热的称呼我强哥。也好在没有比我大的,要是被人喊小强就比较惨了。
第二天一早,我就跟队员会合,来到施工现场。
这是我见到的最大的考古探方,而且不是通常正方形探方。这是个10*20平方米的长方形探方,深度已有十多米,探坑四周从上到下作了防止垮塌的支护。这是我见过的最强的探坑防护,可是等我下到探坑底部时,抬头看向四壁浅蓝色的支护,再想到它后面根本无法固定的流沙,心里仍旧产生出一种深深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