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糕点、茶水之类的吃食,更是拣上好的给。
坐在舒适的马车里,手里端着温热适当的茶水,面前炕桌上摆放着各种精致的小糕点,车厢角落里还放着熏香……如此美好的生活,让被磋磨了十几天的仇家家眷们激动得热泪盈眶,尤其是仇老夫人,更是没口子的念佛,直说‘老天保佑,遇到善人’之类的话。
念完了佛,仇老夫人又转头对坐在身侧的儿媳妇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谢家此举对咱们不啻于救命之恩,现在咱们落魄了,没能力报答。但人家的恩情必须记得,我年纪大了,不定什么时候就去了,你须得把这记在心上,日后有机会了,定要好好回报人家。”
仇夫人忙点头,“是,媳妇记下来了!”
仇老夫人又将目光投向两个孙子、孙媳,“你们也要牢记。”
四人原本正倚在车厢壁上休息,听到老太太发话了。赶忙直起身子,点头称是。
许是今天的事对仇老夫人的触动很大,她不但反复叮嘱儿媳妇、孙子、孙媳妇,就连几个曾孙、曾孙女都没有放过。
唯一没有被叮嘱的便是仇恒。不是老夫人不想说,而是仇恒并不在这辆马车里。
“先生,我写好了,请您过目!”
谢向荣双手捧着一张写满字的白纸送到仇恒面前,恭敬的说道。
仇恒斜倚在一个胖嘟嘟的靠枕上,双眼微合,似是睡着的模样。不得不说,谢家主人乘坐的这辆马车就是舒适,让脚上都走出泡来的仇恒一上来,没坐多长时间。便有种想要睡觉的感觉。
不过,他既然要把谢向荣推荐给自己的好友,还需要考校一下他的功课,了解下谢向荣的水平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所以,一上马车。仇恒也没有废话,直接说了个题目,让谢向荣现场写一篇文章出来。
谢嘉树和谢向晚同坐在一侧的车座上,静静的看着谢向荣做文章,而仇恒则眯着眼睛,似睡非睡的打发时间。
就在仇恒差一点儿被周公拉去下棋的时候,谢向荣交卷了。
仇恒猛地回过神儿来。缓缓睁开眼睛,伸手接过那纸,一目十行的阅读着。
文章不长,仇恒很快就看完了,看完后,他眯着眼睛。细细咂摸了下,而后道:“从这篇文章上可以看出,你的功课很扎实,基础打得很好,但年纪还是年轻了些。见识有限,写文章,不只是背背先贤们的文章就能套用的,还需要又自己的见识。”
谢向荣连连点头,这话陆离也说过,陈家家学的夫子也提到过。只是那时他的注意力全在院试上,根本没有时间去增长‘见识’。
仇恒见谢向荣没有因为被批评而面露失望,觉得这个孩子的心性稳定,确实是个可造之材,将他推荐给好友,倒也没有辱没了好友的名士招牌。
“不过,以你的年龄,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亦是非常不易。且你为人忠厚、行事也稳重,我那位老友见了定会喜欢。”
一边说着,仇恒一边将文章放下,顺手拿起谢向荣的毛笔,抽过一张宣纸,唰唰唰的写起荐书来。
写完了荐书,仇恒想了想,又抽纸写了封给好友的信,信中将谢家与自己的渊源详细讲述了一遍,又强调谢向荣确实有才学,希望他能够收入门下。
谢向荣乖觉的递过去两个信封。
仇恒将荐书和信分别放好、封口,然后一一交代给谢向荣,并且将好友的地址详细的告诉谢嘉树。
巧的很,仇恒的那位好友此刻正在川西的某座大山的道观里清修,谢向荣完全可以在寻根的同时拜个老师。
这件心事了了,仇恒长长出了口气,以他现在的情况,也只能回报这些了。
饶是如此,谢家父子三个都非常感激,谢嘉树更是拍着胸脯保证:“先生放心,旁的我做不到,确保先生一家路上的安然却是没有问题!”他方才就给王头儿塞了张一千两的银票,有银子开路,一切都好说。
“有劳!”
感谢的话说得太多,就显得有些廉价,仇恒都不好意思再开口道谢了。
不多会儿,一行人便来到了驿站。
王头儿领着几个差役从马车里跳下来,扭了扭脖子,伸了伸胳膊,而后拿来枷锁,给仇恒父子三个戴上。这是事先商量好的,平常在路上,仇家人可以随意,但到了驿站、或是出入城门的时候,却需要戴枷锁。
对此,仇恒很理解,现在也很配合的任由差人给他套上重重的枷锁。
“头儿,出事了,京中出事了!”
先众人一步去驿站打招呼的赵一慌慌张张的跑了出来……
ps:谢谢依依selina亲的打赏,谢谢亲们的收藏、推荐和订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