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维华也确实是带着使命前来,张瀚要引退回新平堡的消息是午后才送到京城,内阁闻报之后立刻请见,皇帝也相当的震惊,急召司礼监王体乾和魏忠贤等人到乾清宫见面,然后谕内阁就林丹汗献俘诸事具奏上陈。
内阁也是展现出了相当的高效率,到傍晚宫门关闭之前就出了结论,张瀚辞官,允准。张瀚请献俘阙下,不允。张瀚到新平堡居住,朝廷不加过问,当然就是默许的态度。
天子知奏报后,曰:可。
自此成定论。
接下来的事就是乱成一锅粥了,闭宫门前魏忠贤出宫。
在私邸魏忠贤召田尔耕和崔呈秀和霍维华等人会议,霍、崔二人对拒绝献俘当然赞同,而霍维华更建议一定要抓住这一次张瀚被迫回新平堡的契机,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天大的麻烦。
中枢的人,特别是身处高位又头脑清楚的无不感受到和记真真切切的威胁。
东虏再强,屡败大明边军杀伤再多,它也没有办法冲进山海关里头来。
而和记在草原有根基不说,在大明境内和台湾都有基业。
听说台湾的和记水师也相当强大了,现在内阁谕令福建地方文明据实陈奏,不仅如此,郑国昌估计又要挪窝换地方了,给他调到贵州或云南当巡抚去,此前这人在大同放任和记,到了福建和记在台湾又做出一番事业来,要不是师出无名,中枢的大佬们真是想把郑国昌给抓起来才解恨。
和记有水师,规模多大不好说,但对大明来说就是天津和登莱都不安全,最不济也是南京不安全。
都是根本重地,想想就叫人害怕。
在北方和记已经拥有整个草原,从甘肃镇到蓟镇到处都可以破口而入。
朝廷就算想守都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几千里的边墙在百多年前尚且牢固,也有百万大军守备,现在百万大军只在帐册上还有,边墙也处处漏洞,朝廷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精力才修补的过来。
“现在也只能捡要紧地方来着手……”霍维华盯着卢象升,一字一顿的道:“张瀚这人我有些明白了,既要好处,又怕烫手。想得大明,声望还不够,不想挨骂,索性就以退为进来这么一步棋。这人是个聪明人,有时候想事情却又想的左了……”
卢象升也有点赞同这个意见,他也是感觉张瀚过于要脸皮了一些,成功的帝王是不能要脸皮的,刘邦当年要项羽把刘父煮熟的肉分点给自己,这么不要脸,项羽反而不好下手了。因为下手对刘邦没有实际的伤害,反而把自己名声也搞臭了。
赵宋的三百年国运哪来的?还不是赵大欺负人家柴家的孤儿寡妇,这什么好名声?
就算太祖高皇帝吧,说是得国之正无过大明,但小明王是怎么死的?太祖可是公开奉过小明王为主的,背君弑主,这什么名声?更别提得国之后大杀功臣,难道这名声又好?
但帝王要明白,有些害名声的事不能做,得失之间要权衡好。真的利大过弊,就算被人骂两句也是要捏着鼻子做的。
张瀚现在被人称有野心,在卢象升看来也就是一阵风潮,了不起杀一批人也就解决了。和记的兵马要真的有那么强大,张瀚只管带兵杀过来,看看又能有多少人坚持说张瀚不是好人?
要的是要得天下,别的事都不是很打紧……
不过这话是万万不能说出口来,而且张瀚这么爱惜羽毛,不惜放弃现在的大好局面,甚至冒险回到新平堡,这确实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机会。
霍维华脸上浮现笑意,说道:“皇上听说张瀚要回新平堡也感觉相当的震惊,我听说,皇上久久不语,最终才道:此人若是敢,倒是可以召到京师来,当面见一见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