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365书吧 > 大明1617 > 第七百八十三章 隘口

第七百八十三章 隘口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明军把总闻讯赶来,制止道:“朝廷运粮是给十三山的军粮,和裕升不能擅自动用。”

张春牛解释道:“我们用的粮食是自己车队携带的行粮,非是军粮。”

“这怎么分的清楚?”把总摇头道:“恕下官不能同意。”

张春牛没吭声,只是把手一挥。

几十个铳手立刻将火铳对准了把总。

把总和身边的明军立刻冒出冷汗,和裕升铳手的实力他们清楚的很。

张春牛道:“退后!”

所有明军立刻退的干干净净,把总勉强道:“此事既然这样,就得和裕升担这个责任。”

张春牛冷笑一声,说道:“这是自然。”

四周的百姓看的很清楚,待明军退后之后,所有人都涌进了粮储区,开始搬抬粮食。

粮食是所有人活下去的希望,有了粮食的诱惑,比什么鼓动都强的多!

这也是李平之早就盘算好的事,借此机会,不仅解决了劳力的问题,还可以借机扩大和裕升在辽西一带的影响力,一箭双雕!

李平之对张春牛没有多谈这里的事,他道:“我们即刻押运粮队,往十三山行进。”

……

运粮的大车队十分壮观!

除了李平之等人设法在各处搜罗来的劳力,在山海关到宁远一线,到处都有大股的运粮车队和搬抬粮食的劳力。

如果按朝廷的办法,要从京师搬粮上车,然后慢慢一路送到十三山,这种办法当然送不了几石粮食。

在关外各处设立粮库,然后车队络绎不绝的运粮上车,前队送至返回就近的粮库再运,一部份运粮车不在前方,而是在后方不停的把后方粮库的粮食送往前方,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省时间。

在送粮近十天后,十三山的军民已经出来一万多老弱妇孺,还有几千有家属的壮丁也随着家属下山。

这已经是很不错的成果,孙承宗对此十分满意。

对和裕升擅动军粮的事,孙承宗也采取了默认的态度,毕竟距离十三山越近,调动人手前去也很困难,要额外支出很多费用不说,在动员上也很困难。

百姓都是从各处逃出来的,几百里的路程看似不远,但荒芜片片,到处是废墟,白骨处处可见,这样的环境容易叫人失去平常心,容易草木皆兵。

一直躲藏在这些地方的人,胆子反而大很多。

孙承宗在幕僚们的簇拥下观看着十三山驿官道上的情形,他看到数千百姓不停的搬抬粮包和各种物资,经过这些天的好吃好喝,这些人比此前已经健壮了很多,脸上有一些红润之色,搬抬物品时也绝不惜力。

他们每日都能得到好几十斤粮食的报酬,和裕升还供给饭食来恢复他们的体力,每个人都不惜力的做事,甚至有时候要和裕升的人安排他们休息。

孙承宗若有所思的看着眼前的情形,捋着自己的大胡子,说道:“那个李平之能想到这样的办法,非凡俗之辈。”

被孙承宗请过来为军前赞画的鹿善继笑着道:“阁部必定是动了爱才之念,学生也见过那李平之,果然少年不凡。可惜,学生试探过,想叫他留在辽西效力,已经被他断然拒绝。”

鹿善继是孙承宗很重视的幕僚,果然事事走在前头。

孙承宗心中不悦,他确实起了爱才之念,和裕升的人真是个个都是顶尖的人才,不过孙承宗不会用那些正经的商人和军人,倒是李平之听说是从学校里才出来,虽然没有功名,不过只要愿意上进,稍加历练和提点,功名不过寻常事,就算没有功名,茅元仪不也是一样做到了军前赞画?

谁知那小子居然不识好歹,大好前程,自己轻轻放弃了。

“也罢了。”孙承宗道:“告诉他们最新的军情了吗?”

“已经说了。”一脸风霜色的祖大寿接话道:“已经有确切的消息,代善和阿敏就在回师途中,估计五六日后抵达义州卫至广宁。”

孙承宗有些不安的道:“看来最多再运四五日粮便差不多了。”

“阁部大人说的是。”满桂也道:“末将已经只留少数哨骑在外围,多半兵马开始回撤了。”

“做的很对。”孙承宗肯定道:“方今不是与虏硬拼的时候,既然已经撤出近两万人,还送了大量粮食上山,诸位将军已经做的很好了。”

历史上十三山只撤出六千人,孙承宗因此对王在晋等辽西的文武官员十分不满,天启皇帝心中也大为气愤,现在撤出两万人,又运上了大批粮食和物资,想来十三山又能坚守最少一年,明年再相机而定,是否继续援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