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365书吧 > 核武皇帝 > 第140章 日本就是个悲剧

第140章 日本就是个悲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因为东三省现行大规模开采的煤矿都属于露天煤矿,成本极低,质量高而售价低,不仅在下半年开始大量销售到关内,也销往曰本、南洋和美国,对曰本、台湾和朝鲜的煤炭工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东三省大豆垄断了德国的大豆市场,全年出口总额逼近115万吨,总出口额激增至2703万英镑,一举超越曰本对美国的生丝出口规模,成为亚洲最大的农贸产业。

1907年10月,在法国和英国的积极斡旋下,曰本政斧迫于压力,在要求各国承认《乙巳保护条约》的基础上,承认《韩清通商条约》有效,将有效期延长二十年,增设新义州、新安州、南浦、群山、木浦五个开埠口岸,开放外国投资,并将“朝鲜关税十年不变”的承诺增加至二十五年。

1907年11月,宋彪代表清政斧和东三省总督府在金州同曰本外交大臣林董、韩国钦差李金焕签署《韩清通商续增条约》,依据这份续增条约,清政斧将在原有的仁川、釜山、元山三个清租借区之外,继续增加新义州、新安州、南浦三个租借区,约定在鸭绿江两岸各一百公里范围内,华商和韩商都有权投资各项产业,并可自由跨境经商。

此外,除六个清租借区外,两国公民在对方国居住都应办理居留权审核,未得批审,不得在对方国居留和置办物业、田产;朝鲜难民在华及东三省非法居留、开垦者,将依法处置,双方约定在三年内,将现有非法居留在东三省的朝鲜难民遣返。

在《韩清通商续增条约》中,宋彪增加了劳工证的约定,即在批准劳工证后,韩国人可在东三省工作,但不可以置办田产,这是因为宋彪考虑超过十万数量的朝鲜难民遣返后,可能被曰本利用挑拨中韩国民之间的关系,加上东三省工矿业大规模发展中确实需要很多矿工,适当还是可以通过发放劳工证的方式,解决这些朝鲜难民在东三省临时就业的问题。

《韩清通商续增条约》对曰本来说已经是英法介入协调的结果,也是曰本在不放弃《乙巳保护条约》的基础上所能争取的最优结果,曰本国内还是爆发了极大规模的抗议,国民以此为耻,曰本陆军部也乘机喧哗,要求政斧加强陆军建设,确保对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

此时流行于曰本的观点是“海权固然重要,陆权亦是维持统治之根本”、“曰本已经有强大之海军,但陆军还需要继续努力”,特别是曰本工商业界和财阀势力对曰本陆军之孱弱更是极度不满,朝鲜半岛是曰本最为重要的原材料基地,“如果连朝鲜半岛都保不住,曰本工业必将衰落”之类的论点更是喧嚣一时。

事实确实如此。

问题是在整个国际世界中,曰本金融业的实力还很弱小,根本不能有效的投资朝鲜半岛,特别是朝鲜半岛的工矿业,而朝鲜也很难继续支撑曰本工业的发展。

同样对远东财团而言,想要进一步打击曰本工业对中国的廉价销售态势,首先就要威胁曰本在朝鲜廉价收购工业原料的源头问题。

虽然曰本取代清政斧成为朝鲜宗主国已有十六年的时间,但在这些年中,在《韩清通商条约》的保护下,华商依然占据着朝鲜外贸的主流,外国洋行也利用这份条约控制着朝鲜外贸,大量的商品都是从上海、天津涌入朝鲜,而不是从曰本。

曰商真正彻底击溃华商,控制朝鲜一切经济、贸易命脉则是在1918年之后的事情,随着朝鲜关税大幅度的提高,仅仁川港口一地,朝鲜自中国的进口总额就从每年1100万曰元急剧下滑到162万曰元。

从主导中朝贸易的仁川港的数据来看,曰商主导的是朝鲜国际贸易的出口权,而华商主导的是朝鲜贸易的进口权,换而言之,白银流入朝鲜是曰商说了算,白银流出朝鲜是华商说了算。朝鲜从中国购入的商品主要是丝绸、药材、茶叶和其他各种杂货,而曰本从朝鲜购入的主要是棉花、粮食、煤矿、铁矿之类的工业原材料。

只要继续保证新的《韩清通商续增条约》的有效姓,随着远东财团开始强有力的向朝鲜半岛发展,华商主导朝鲜贸易命脉将会是曰本在短期内难以扭转的问题。

为此,在1907年的远东财团年会中,朝鲜商贸投资和东三省农产品深加工业就成了两个重大议题,这两者实际上是一个议题,随着沈阳到丹东的铁路即将在明年3月份修通,以及新义州成为新的清租借区,在丹东和新义州开发农产业深加工业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东三省农产品加工业正在快猛的发展中,大豆、甜菜、棉花、小麦是四大主要方向,特别是甜菜的深加工崛起速度极快,这是因为曰本的制糖业主要依赖从南洋进口甘蔗和粗糖,成本很高,而东三省自身就有大量的蔗糖工业的原材料基础后,东三省制糖业就有了极高的市场空间,在成本、利润和市场方面都相对曰企拥有绝对的优势,甚至能利用《韩清通商续增条约》向朝鲜大量销售。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工业的根本都是金融业,当东三省采用了一种极端策略迅速开启了金融业的扩大化,增加了本地的货币供应,工业发展就变得难以遏制。

东三省的货币供应规模其实是非常庞大的,在过去两年里,东三省的货币发行规模达到了5亿银圆总额,约合5千万英镑,似乎不多,其实很多。

这是银本位的5亿银圆。

这不是政斧印钞机的效率和产能决定的,而是白银流入规模决定的,这意味着东三省至少存在着1.75亿银圆的保证金,单纯从货币的角度来考量,这个规模其实是很惊人的。

在过去的十年中,曰本银圆的发行总量也不过四千万,最高的一年是1906年的7百万枚,虽然说曰本采取了金本位,银圆发行本身主要是用于对朝鲜、中国、东南亚的贸易,但以此为类比,东三省的银圆供应总量就过于夸张了。

东三省之所以能发行这么多的银圆,1/3的因素来自于东北大豆的外销,1/3的因素来自于外资的涌入,1/3的因素是靠国际借贷、本土白银储量等等,比如说东三省光是铁路借款就高达2300万英镑,除了列车是从国外购买,其他包括车厢、铁轨、水泥、枕木、石子、劳力、土地等等开支都是银圆在本地购买。

在过去的两年中,东三省的工业人口增长是非常快的,这种增加还是比较初级化的,最大的增加就是矿业增加,比如说抚顺煤矿的工人总数就从原来的1370人激增至1.53万人,从原来的2个煤区增加到11个煤区同时开采。

现在想要在东三省办一个厂是很容易的,你带二十万银圆的资本过来,地皮厂房机械或者矿场一买,再从银行再借十几万银圆券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东三省,并不是所有的工厂都是采用西式设备,比如说瓷窑、砖窑、煤窑,它大量的还是运用传统手工生产方式,但从总的方面来说,因为大量出口大豆、木材、煤铁矿带来了巨额白银流入,使得本地人口的消费能力增加,进一步扩大使得整个经济增长迅猛,各行各业都能从中受益。

工业人口增加、商业人口增加,农牧业人口实际上也在更为快速的增加,东三省在过去两年中增加了近六百万人口,每个月从山东各埠口就有十万人通过各航运公司涌入东三省。

东三省的经济开发比曰本晚了将近二十年,但从现在的发展速度来看,大概只需要六到七年的时间,东三省在经济总量上就能超越曰本这样的金本位国家。

在工业发展中,同样处于工业发展低级阶段的东三省和曰本的竞争注定会是非常激烈的,特别是在未来的四五年间,这种激烈的碰撞将很可能再次引发新的战争,比如在朝鲜市场上,双方就即将展开殊死的搏斗。

在东三省积极发展的同时,宋彪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备战,而和东三省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相比,曰本简直就是一个天生的悲剧。

或者说是在远东财团面前,所有曰本财团都是悲剧的配角。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