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叶家不许,就是皇室的规矩,也不允许贾宝玉乱来,失了身份,贻笑大方。
心里虽然羡慕薛、林二人,但是她却明白:“我知道的,论身份,论才情,宝姐姐和林姐姐皆胜过我,二哥哥你能娶到她们,我只会替你开心。所以二哥哥你放心,我是不会嫉妒的,更不可能会怨你。”
探春抹了一把不知怎么流出来的眼泪,道:“反正二哥哥也说了我年纪还小,等几年再嫁给二哥哥也没关系。”
贾宝玉便搂进她,爱怜的道:“不要妄自菲薄,在我心里,你和你林姐姐她们是一样优秀的女子,我一样的疼你。”
探春却非蠢笨无知的女孩,薛、林二女容貌之绝,才情之高,她自然深知,也自知要逊其一筹。
但是听到贾宝玉这么说,她依旧很高兴。
情不自禁的反身搂紧贾宝玉的腰,竟笑道:“二哥哥这样说,探丫头心里很开心,嘻嘻,要是二哥哥实在觉得亏待了我,大不了等二哥哥登基称帝之后,封我做皇妃,让我好好沾沾二哥哥的光,那样三妹妹可就高兴了呢。”
“好。”贾宝玉莞尔,也搂紧探春的柔体,道:“到时候,让你做最风光的皇妃!”
探春脸上溢出笑容,却没有得寸进尺的追着索要承诺,只略略感受了一番贾宝玉的怀抱,便强行止住心里的不舍,准备离开。
单独在屋里待得太久,不太好。
但是她心里还有一桩心愿。
“二哥哥……”
探春踟蹰一番,声若蚊蝇的唤了一声,声音很低很低,她想着,要是贾宝玉没听见,就算了。
偏偏贾宝玉耳聪目明,即时问:“怎么了?”
探春沉默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道:“二哥哥,你能抱我到那边榻上去躺一下吗?就一下,就像,抱新娘子那样……”
贾宝玉一愣,然后沉默下来,点点头。
……
三日后,正月十五,元宵节。
但是这一日,整个京城,竟似乎都忘记了这个传统的节日。
豪门大族、平民小户人家,嘴里谈的最多的竟是,今儿是当朝太孙殿下的大婚之日!
有身份地位的,能够收到皇室广的请柬的,都着好服装,准备着贺礼,入皇城为太孙贺。
普通士人、老百姓,也有不少出门看热闹。
不怪他们都知道这事,实在是大年以来,外头的动静闹得轰轰烈烈,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初十以来,便有大批宫人从皇城出来,一路铺陈红毯至西城。
及至过了西城大道,竟分两路而去。
有好事者寻迹而去,就现一路朝着前宰相府叶家而去,一路朝着宁荣街,然后又分为两路,,一路至荣国府贾家,一路至皇商薛家。
很多人这个时候才相信,原来太孙一次娶三妃的传闻竟是真的,一时间又引热议。
不过大多数人皆是争相赞美,甚至引为佳话。
谁不知道,太孙虽然主政未久,不但彻底平息了内乱,使得京城重新安宁繁荣起来,甚至朝廷在他的带领下已经颁布了数条利国利民的新政。
民间有传,太孙殿下,乃是太上皇精心挑选的国之储君,将来必又是一代圣君。
普通人只相信他们眼睛看到的和耳朵听到的东西,大家都说太孙好,又岂有人敢不附和?
便是有些微弱的不利流言,老百姓们自己都能找到充足的理由反驳……
因此,太孙殿下的大婚,注定是举国以来令最多人关注,也最热闹的婚礼。
果然,刚刚下午,锣鼓声还未响起之前,那铺陈着红毯的大街两旁,已经自的聚满了围观的群众。
他们都想要看看,究竟是何等样的女子,才能得到太孙殿下的青睐,入主太孙府。
虽然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新王妃肯定是坐在八抬大轿里面,不可能会露面,他们也不可能靠近,但是只要能这么远远的瞧上那凤轿一眼,瞧瞧那女子出嫁最隆重的仪仗,便也不虚此行。
……
相比较于外面的议论、拥挤,皇城内太孙府内外,则显得更加热闹。
人山人海、锣鼓喧天。
皇室宗亲、文武大臣、勋贵门户等,凡是接到请柬的人家,掌家人都亲自来了。
有的,甚至连带着夫人和子女一道来贺。
更有一些人特意将家里模样好的适龄女儿带来……
虽然不会蠢到在这个节点上向太孙举荐女儿,但是带上总没坏处。
万一就让太孙殿下瞧上了呢?
再说,就算没碰见太孙,那酒宴上那般多的王孙贵胄,岂不正是一场择婿的好时机?
若是能趁此择成一门佳婿,一来省了事,二来太孙知道,说不定也会心悦而赞许。
毕竟喜事,从来不嫌多的,他们这也算是给太孙的大婚添喜了。
贾宝玉此时也在王府之内,忙碌自然是忙碌一些。虽然以他的身份可以端架子,但是他却没有。
这些人都是来喝他喜酒的,必须以宾客之礼待之,方更显欢庆的氛围。
只是这样一来,寒暄闲聊且罢,难得是酒宴开始之后,各路人马齐来找他敬酒。
幸好云霓一声娇斥:“酒你们自己吃就行了,景桓哥哥等会还要去接我嫂子们,耽搁了你们担待的起吗?”
云霓是太后的掌上明珠,谁还敢与她计较?况且,人家说的有理有据的……
因此不管是谁,被云霓一瞪,都不敢再劝酒。
这也是贾宝玉上午去见太后,特意把云霓要过来的原因。
不过贾宝玉却也不会让云霓太落大家的面子,往往笑着告歉一声,浅饮一口,然后大家客套笑语一番,成宾主尽欢之势。
待时辰一到,贾宝玉便告罪别过众人,披红花,跨黄马,一路锣鼓齐鸣,浩浩荡荡的往西边杀去。
今日,注定是他的大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