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过来!”
廉政司的人离的很近,一声吆喝,便是立刻过来。走的近些,张佳木便是笑道:“好一条气宇轩昂的汉子。”
不过,再近一些,他才失笑道:“汉子看来是算不上了。”
来者约摸十六七岁,身形虽然是生的高大无比,双手也是筋肉盘结,几只用来拉弓射箭的手指都粗大有力,布满了茧子,显是经常习武所致。
再看手腕和行走的姿式,估计也是一个用刀的好手。再看双眸,则是神采晶莹,显然也是饱读诗书的士子。
这么一个人,一看就让人心生好感,特别是年岁不大的样子,面色也生的白净,只是各人一看也就知道,这不是世家子弟,而是寒门小户的出身。
“你识字吧?”等这廉政司的人靠近了,张佳木便先问道。
“是,回太保的话,”那人甚是恭谨,答道:“下官在幼时识得几个字,后来,在卫中的吏科学习一年,是故,也算读过书了。”
“什么叫算?”张佳木知道眼前是自己很看重的吏科出来的人,不觉也是大喜。要说察吏治吏之道,两汉是比后世强的太多。种种法度严谨,官吏治政能力极强,军力也远凌架于外族之上。
但和后世比,就是对中央的架构还很粗糙,对外戚、宦官、权臣等裁抑平衡之道做的远远不够。张佳木的身份地位,在两汉就是大将军,必定还会加录尚书事,自己开府设衙,重权在手,哪里还需要把一群文官放在眼里?
执政久了,威望够了,篡权自立不一定很如意,但废立皇帝,甚至毒杀,缢杀,都是很轻松随意的事,更加不必提下一等的皇太子了。
至明清时,中央是平衡了,但地方因为官吏地位相差越来越远,吏被称为蠹吏,小人之流,明制又可以家传,一代为吏,世代为吏。所以小吏通晓政务,比起那些十年读书中进士为官的书呆子强过百倍。
中央的诸部就是如此,那些员外郎和主事们,在部务的熟悉上绝不如一个普通的小吏,特别是刑部,尚书和主事以下,很少有敢和吏员挺着腰板说话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吏员才熟知刑律,少了他们,这些大人们就真的玩不转了。
至于地方上,因为还多一层异地为官的规矩,地方官对地方政务的控制,就更加的瞎扯了。北人在北方为官,还稍好一些,要是一个北方的进士到两广海南为官,能不把自己饿死,就算不坏的成绩了。
至于公务,真真是玩笑了。
肯定是要把持在地方的世家吏员手中,什么文吏,捕快,世代世袭,有人有钱,不但不把县官放在眼里,相反,还要挟制左右。
政务不懂,语言不通,所以地方官必须要雇佣熟知刑律、文书等专门的人才,就是所谓的师爷。
自己的俸禄不够,就得有灰色收入,不然的话,真的没法当官了。
一切的根源,虽然不能全部推到吏治上,但吏治不好,也肯定是极为重要的原因。
锦衣卫的吏科,就是一个改良的开始。以优秀的少年子弟入学,现在是草创,又是用人之时,所以学习一年,大约是以学习六部的运作和律令为主,一年的时间,说不上是多精通,但那些滑吏也不能事事掌控了。
就是锦衣卫去拿人捕人,也能不光是有驾帖,而是有切实的说法了。
要知道,锦衣卫办事,有些时候就是太过莽撞,明明在理,缇骑校尉们一办,在外人看来也就成没理了。
有吏科学员之后,分配各部,充实力量,等将来以三年为学制,一旦毕业,就可以熟知政务,在卫中办事,更加如鱼得水。
至于将来,是否能通行全国,并且引入文吏考试制度,这样就算是吏员是本地出身,但并不会形成世家,就算是世家,因为常年考核,有制度约束,总比现在一团黑要好的多。
是故,一见到吏科出来的人,张佳木便极是欣喜。见对方谦虚,自己便大笑道:“你是吏科学校出来的,算是一个秀才!”
“这,下官愧不敢当。”
虽是被他夸奖,眼前廉政司的人却仍然恬淡谦冲,一副不骄不躁的模样,因此,张佳木便又多看了几眼,这一看,却是觉得眼熟的很了。
这人便是幼军的王大郎,从学校毕业后,以六品身份入廉政司,数月下来,公务政事已经极为得手,因为能力极强,待人接物也不怯场,所以这一次到张佳木身边汇报公务,主理司务的谭青便将他派了来。(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f="http://.qdan.co" targt="_lank">.qdan.co</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