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清开口道:“陛下,恕臣直言,大明军制确实该改了。但在新复之地改革,此处又直面蒙古,未免有些弄险。万一改坏了,大宁都司糜烂,今后怎么抵挡蒙古扰边?”
王琼已经理清思路,笑道:“陛下,臣倒是觉得,不妨在大宁都司试试。大宁新复之地,犹如一张白纸,可以随意涂画,军制改起来比其他地方更容易。”
众人鄙视不已,皆认为王琼太过无耻。
王琼虽然公认的能力超卓,但却只知道拍皇帝马屁。他为了上位,甚至巴结江彬,现在又巴结王渊。朱厚照当初亲征宁王,其余尚书都表示反对,只有当兵部尚书的王琼、当吏部尚书的陆完不说话。
朱厚照问杨廷和:“杨阁老是什么看法?”
杨廷和此刻非常纠结,作为当朝辅,他自然知道兵制必须改,也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但偏偏此番谋划,是政敌王渊提出来的,一旦改革成功又是泼天功劳。
沉默良久,杨廷和终于说道:“臣,并无异议。”
可喜可贺,正德朝并无真正的党争,还没形成你赞同我就反对的糟糕局面。杨廷和虽然喜欢排除异己,但都还在规则范围内操作。而且这家伙非常能忍,在没有必胜的把握之下,不会贸然直接攻击王渊,顶多打压王渊的党羽而已。
杨廷和又不傻,皇帝如此宠信王二郎,他的普通攻击非但无用,反而还会给自己招惹麻烦。
当初江彬跳那么欢,杨廷和都能保持表面和平,更何况王渊这个守规矩的文臣。
朱厚照非常高兴:“那便照此方略,内阁弄一个章程,吏部、户部和兵部协同办理。”
杨廷和突然说:“地方武举,乡试可归巡按御史负责。”
“不可,”王琼立即反对,“巡按御史皆为年轻文官,哪能负责武举乡试?他们选出的武举人,怕是做文章比打仗厉害,今后提着笔端着砚台去杀敌吗?”
“哈哈哈,此言有趣。”朱厚照被逗乐了。
王渊在即将设立的大宁都司改革军制,其中一条就是取消武官世袭制度(只在大宁范围内取消)。同时扩大武举规模,改推荐为武举县试,继而乡试、会试。武举人可直授七品以下武官,武进士可直授七品以上武官,但这些武官都不能世袭。
这种军制改革思路,其实早就已经有了,朝廷一直想让武举人、武进士,慢慢改变世袭武将掌控军队的局面。
但是,军方暗中抵制,朝廷只能被迫让步,规定武官任用的时候,只分三成职位给武举人、武进士。可各地世袭武官们,连三成都不想让出来,而且还拿到武举考试的推荐权,搞得现在武举完全成了摆设。
现在的武举是啥样的?
地方武将推举下属和亲信子弟,送他们去参加武学乡试,录取者再到京城参加武举会试。如此考出来的武进士,全都是各地武将的自己人,并且任用时还只给中下层武职。
王渊直接把推荐权给取消了,无论军户、民户、匠户,甚至是戴绿帽子的乐户,都能报名参加武举县试。各地知县负责武考,如此选出的武秀才,跟地方武官没有恩主关系。
但毕竟不能一直让文官主考,于是在武举乡试时,王渊希望让各省都司负责考核。
都司也是武官,杨廷和想彻底夺权,建议乡试由巡按御史负责。
王琼是知兵之人,当然站出来反对,那些小年轻巡按御史晓得个屁!
朱厚照也知兵,笑道:“武举乡试,便让各地都司主考,此事不需要再议。”
在王渊设定之下,大明武举流程终于完善起来。
武举县试,文官知县主考,选出武秀才。以武艺为主,但必须识字写文章。
武举乡试,武官都司主考,选出武举人。不但要有武艺,还得熟读兵书,通晓战阵之法。
武举会试,中央文官主考,选出武进士。以文考为主,必须通晓韬略。
武举殿试,皇帝主考,钦点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此三者,可直授从五品、正六品武职,而且必须是实权武官。
如今还只是在大宁都司安置武举官员,若此法能推行全国,则各地武官都将被文官掌控。因为四级考试主官,有一级是皇帝,有两级是文官,只有一级是武官——其实是被中央控制。
为文官集团争夺利益,杨廷和又怎么会反对?
文官中的有识之士,一直在为此而努力。可惜武官集团虽无话语权,却在地方根深蒂固,阳奉阴违把多次改革给搅黄了。
以至于,王渊都不敢推行改革,只敢在新收复的地盘上搞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