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水是和永济渠平行的一条大河,距离永济渠约三十里,但漳水并不经过饶阳县,距离饶阳县近八十里,由于隋军粮船驻扎在弓高县一带,为了避免被隋军现。
船队将在武强县靠岸,转为畜力大车运输,运输距离近百里。
此时船队正行驶在武邑县境内,再向北行三十里便进入武强县。
这时,一队百余人的骑兵迎面奔来,为校尉在河岸边大喊:“梁管事可在?“
从船舱里走出一名中年男子,站在船头拱手笑道:“弟兄们可是会主派来的?”
“正是!船只请在四十里外的北蒲码头靠岸,大车已准备就绪。”
“多谢!各位一路辛苦了。”
骑兵队掉头又向北疾奔而去……..
这时,在一里外的一片树林内,斥候旅帅刘新正率领二十几名隋军注视着漳水中的船队。
他们都是有经验的斥候,他们看出船上装载的货物是一袋袋粮食,而且从船只的吃水情况便可推断出粮食的数量,大概有四万石不到。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情报,刘新当即对一名手下道:“你带几名弟兄立刻赶回大营汇报,我估计船队在畜力车等候的北蒲码头卸货可能性最大,但也有别的可能,我会继续观察。”
手下点点头,率领几名斥候调转马头向东北方向奔去,刘新则率领其他斥候继续跟踪这支船队。
隋军大营内十分安静,除了一万士兵在寨墙上防御外,其余士兵都在抓紧时间睡觉休息,只有保持充足的体力才能应对大战。
中军大帐内,张铉正和房玄龄讨论渤海军的后续走向。
其实迟迟不与渤海军决战也符合张铉的一贯作战思路,先千方百计削弱敌军,在敌军最虚弱时再果断出击。
对付渤海军也是一样,尽管他们有把握击败渤海军,但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已军伤亡,他们还是需要用各种手段来削弱渤海军。其中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耐心等待渤海军粮食断绝。
在当年和张金称的作战,张铉能以少胜多,关键就在于抢占了张金称的粮仓重地,导致张金称缺粮而败。
“卑职觉得高烈很有可能会向高句丽求救。”房玄龄捋须微微笑道。
张铉一怔。“军师觉得可能吗?”
“我觉得完全可能,早在五十年前,北齐和高句丽便关系密切,渤海会很大程度上就是在高句丽的全力支持下才得以成立,大业七年。大隋准备攻打高句丽,正在高句丽的请求下,渤海会在河北掀起了大规模造反,当时还是渤海会主簿的王薄率先在齐郡长白山难。
正是山东河北一带风起云涌的造反,才有力促成了隋军第一次攻打高句丽的失败,现在渤海会面临生死关头,高烈怎么可能不向高句丽求救?”
张铉默默点了点头,又道:“如果高句丽救援渤海会,会派水军攻打青州吗?”
房玄龄笑了起来,“大帅关心则乱。北海郡有战船封锁海面,高句丽不会以弱击强,我倒觉得他们会趁大隋内乱进攻辽东,既可围魏救赵,帮渤海会摆脱危机,同时还可以趁机占领辽东,为他们将来进一步南侵中原做准备。”
“进攻辽东?”
张铉冷笑起来,“他们就不怕我从海路直接进攻平壤吗?”
“大帅,不管他们是否真的进攻辽东,我们都必须在辽东加强情报探查。知己知彼,才能从容应对。”
“军师说得对,我会交代沈光安排好斥候。”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在帐外禀报:“启禀大帅。斥候有紧急情报要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