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365书吧 > 文科大唐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分管农事

第一百二十四章 分管农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古代的农业太基础了,正因为太基础才让大家都忽视了。古代官员升迁的手段很多时候靠着一个文章,写好了一个文章之后也都获得升迁。有些是靠着给皇帝或者上司出主意,解决一些困难而获得升迁。甚至很多很多,可是绝大部分都和农业无关系,因为农业想要进步太难,尤其是古代这种经济和社会模式,那想要短时间之内突飞猛进的进步,几乎不可能。

“怎么做出一个业绩如果没有足够的业绩,那接下来我可真的是要呆死在了这里了。没有业绩,那我恐怕很难有离开这个倒霉的位置的机会。哪怕人家要提拔我,也要那出一些过得去的成绩,不然提拔也都没有借口啊”时不凡想了想。

时不凡接着把这个县衙里面的各种土地资料也都拿了出来,熟悉了一下这个附近的情况。这个万年县的地方位置还是不错的,地处于长安附近,正好属于关中平原,如果说农业还是非常不错的。可是如果作为都,那明显不合适。唐朝中期之后经济达,各种商业人口也都来到了唐朝都长安。

可是光是依靠关中平原,却明显无法能够承载起那么多非农业人口的压力。这个也就是为什么后来唐高宗和武则天迁都洛阳的原因,长安的非农业人口越来越多,长安附近粮食产量无法承载。反而迁都了洛阳之后,全国各地的粮食可以从大运河运送过来补充,交通方便了很多,自然是迁都洛阳的最重要原因了。

“长安的土地目前还是相对平均,每一户人家有二十亩永业田,八十亩口分田。这个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结合,这样以户为单位,每个成年男丁和一个妇女成婚之后算是一户,一户采用男耕女织的手段作为生产手段。每一户人家,一百亩土地,每年亩产居然不过是一石,再加上交税每年两石。而按照大概百姓目前的户口,每一户人家平均五个人,那五个人这个还是算少的。古代没有足够油脂的情况下,平均每人每天消耗四斤粮食,一天也就是二十斤。这样算起来一年正常情况下所生产的粮食,也就是刚好够普通百姓一年半的口粮。也就是说哪怕百姓别的东西都不购买,那也只是能够剩下半年的口粮了。”

“可是事实并不可能,百姓不可能只是满足吃的需要,这样说还要购买别的东西。如果家庭人口更多一些,那这些粮食也都非常危险了,一户人家恩格尔指数已经到了百分之六十六以上。这么高的恩格尔指数,抗风险能力肯定很差,怪不得古代那么容易出问题,恩格尔指数都到了这个情况,在家土地稍微兼并一下,那不出问题才怪了”

时不凡不看资料不知道,一看果然吓一跳。这个唐朝时期,普通百姓的恩格尔指数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六十六以上,在后世基本上是贫困的标准了,连温饱都达不到。

恩格尔指数也就是一个家庭用来在食物方面的支出占据整个家庭收入的比例,为了食物的支出占比越高,往往代表了这个家庭越是贫困。虽然恩格尔指数不能够保证绝对精准,因为有些人吃龙肝凤脑,这个当然无法用普通恩格尔指数来衡量。

可是不可否认恩格尔指数是一个衡量一个地方是否富裕和百姓是否安稳的重要参数,在宏观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时不凡学习宏观经济学,自然不会不明白基尼指数的重要性。

时不凡这么统计,现了唐朝时期的恩格尔指数简直是太高了。所谓的大唐盛世,对比起后世来说不过是一个连小康都达不到的标准。当然,古代所谓的盛世,也就是能够不饿死,绝大部分百姓不饿死,不被外族所侵略,没有国内乱世也就是盛世了。可是后人要求的盛世,显然不只是这些。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在历史上吹捧的如此厉害的盛唐,其实百姓并没有真正富裕到哪里,恩格尔指数还是如此之高。生产力并没有明显提高,显然粮食产量并不高。想要改变,那只有从提高粮食产量方面入手了”时不凡想道。

时不凡最后叹了口气说:“提高粮食产量呵呵,我没有红薯,也没有玉米,更没有土豆啊”

时不凡真的无语,自己连穿越者应该具备的红薯玉米土豆,居然一样都没有。这年头,哪个穿越者到古代,不是要准备红薯玉米土豆的有了这些东西,粮食产量足以翻十倍提升,这样全天下人都不会饿肚子了,封建王朝得以永久延续了

好像有了红薯玉米土豆这种高产粮食,某一个王朝也就可以获得永久的延续,百姓不会饿肚子,不会因为饿肚子而造反了好像粮食总量足够了,那百姓也都不会饿肚子,不会想着推翻朝廷了

对于这点,每当时不凡在网络上看到所谓拿着红薯土豆什么高产粮食,好像也就挽救了一个封建王朝,能让一个封建王朝永远延续

时不凡只是说:“呵呵,笨蛋,红薯土豆玉米,那是挽救不了一个封建王朝的红薯土豆玉米,那不但不是封建王朝的续命药,反而是催命符。”

没错,时不凡不认为红薯土豆玉米什么的是封建王朝的续命灵丹,反而红薯土豆玉米,那是封建王朝的催命符,是足以葬送封建王朝的催命符。未完待续。

看过文科大唐的书友还喜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