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赛开始前,在杨和考恩斯的帮助下,莱昂将本赛季活塞的基本轮转规律都摸了个透,他们通过录像和出场时间表整理出了活塞轮换的时间表,将卡莱尔在每一节,不同形势下球员轮换的特点掌握的七七八八。对于任何球队来说,教练的人员轮换都是对方的重点研究对象,在正式的季后赛中这些都会影响着双方教练的博弈。
虽然都有着比较固定的轮换特点,但对于不同的教练来说,在季后赛中变更这种轮换规律的可能性也不同。有些教练不管场上的形势如何,都会坚持事先安排好的轮换,而有些则会根据场上的局面,进行调整。总体来说,前一种教练要占绝大多数,包括莱昂自己也不是一个喜欢随便变动轮换的教练。
根据局面变更轮换看似简单,但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极有可能让局面变得更加糟糕,相反坚持正常的轮换,相信球员的状态和调整能力,往往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只有在系列赛进一步深入,进入第五第六甚至第七场的时候,双方的普通招式用尽,才会在更多的方面做出改变。今晚卡莱尔早早地就做出了一个重大变更,便是普林斯,已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而莱昂换上王治郅,也不过是一碟小菜,球队的主要轮换并没有变化。
面对凯尔特人三分起势的局面,卡莱尔陷入犹豫,最终还是选择稳妥地上阿特金斯,莱昂等待的就是这个结果,他猜到了以卡莱尔的性格,做出普林斯的调整已经接近极限,本场比赛,起码在僵持的第三节,他不会再有什么妙牌了。就算有,他要么留到第四节,要么就留到下一场。
莱昂不想再给他出牌的机会,短暂停结束,他做出了换人调整,用史蒂夫-科尔换下了安托万-沃克,凯尔特人祭出了一大四小的快速进攻阵容!
一大四小,这个在未来的na领域会经常出现的阵型,在2003年还如同熊猫一般稀少。卡莱尔让普林斯打大前锋,就有些一大四小的意思,不过从身高、臂展上来说,普林斯勉强可以算半个大前锋,而且活塞在本场的打法还是常规打法。
凯尔特人的一大四小就完全不同了,皮尔斯在防守端会承担大前锋的部分责任,但他在战术角色上依旧是小前锋,至于大前锋的职责,则由凯尔特人场上的五名球员共同分担。
一看到莱昂出人意料的一大四小,卡莱尔心头就感到一阵不妙,不过一大四小最为人诟病的就是篮板和防守,卡莱尔不认为pj-布朗可以一个人撑起凯尔特人的内线,沃克在防守端再软脚虾,也是个身高6尺9的肉墩子,篮板能力只要他全力抢,在联盟也是中上水准。
活塞暂停后的第一次进攻,阿特金斯上场后取代了比卢普斯开始执行控球的职责,比卢普斯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他可以像一个得分后卫那样反跑空切,来寻找进攻机会。
凯尔特人的防守也进行了改变,科尔上场后开始主防比卢普斯,阿里纳斯则负责阿特金斯,阿里纳斯肩上的担子也轻了。
比卢普斯从右往左进行了一个绕圆,然后在左侧的45度卡到了低位,阿特金斯传球给比卢普斯,比卢普斯接球在低位强打科尔。科尔终究在年龄、身高、体重上处于劣势,比卢普斯一个内转身就把科尔卡在了身侧,然后正面一个带漂移的跳投,球在篮筐上转了两圈落入了篮网。
52:55,活塞打入一球,这一球仿佛一颗定心丸,让卡莱尔认为,面对凯尔特人的一大四小,场面不会出问题,或许莱昂会因为他这个草率的换人而付出代价。
但随后的局势如同旋风一般横扫了北岸花园球馆。
科尔上场以后,相当于阿里纳斯来到了得分后卫位置,里德则和皮尔斯一起打小前锋。三个攻击性极强的锋卫球员搭配一个沉稳老辣的控球后卫,莱昂自己也没想到他们能打出什么样的进攻。
科尔快速持球过半场交给了阿里纳斯,他和皮尔斯在左侧半场展开闪切战术。这是凯尔特人常用的主打皮尔斯的战术,一般外线策应的球员都是球队的中锋,把内线拉空给皮尔斯单吃。
可是现在凯尔特人只有一个内线,阿里纳斯,科尔,皮尔斯三人闪切,布朗在弱侧里德则埋伏在三分线外。
整个活塞的防线完全被撑开,皮尔斯先是和科尔交叉掩护,深低位接球强吃普林斯得手。
回过头活塞外线三分不中,球又来到了科尔手中,凯尔特人跑起了他们常规赛旋风般的二次快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