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的特刊尚在紧锣密鼓印刷之时,10万石稻米、玉米和面粉运抵上元港的消息已经传到金陵城。
江南世家门阀的主事人、数十名赋闲的江南名流匆匆忙忙聚集于魁星楼,东林党魁郑三俊等十余名显赫官员也被紧急请到魁星楼商议应对之策。
直到晚上九点,乘车坐轿、仆从如云的各路人马堪堪聚齐。
十余名三品以上高官从自己家中或从青楼、酒肆赶到魁星楼时,又一个令人担忧的消息传来:朱道临已从宝山卫返回金陵,此刻正在魏国公徐弘基的瞻园。
与此同时,镇守太监吴景贤、应氏家族和严氏家族的主事人以及手握兵权的几家勋贵络绎汇聚瞻园!
听到这个消息,包括郑三俊在内的所有东林名士和世家门阀主事都意识到,一场没有硝烟没有刀光剑影的决战开始了!
喧声四起的西园大厅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德高望重的太仓王氏家族主事人王崇年与郑三俊等东林魁急商过后,略整衣冠,走到大厅正北的屏风前,平伸双手示意大家安静。
主桌上的几位世家主事看到众人还在议论喧哗,当即沉下脸来大喊安静,方让全场衣衫华贵的商界巨子士绅名流安静下来。
全场瞩目的王崇年这才上前一步,已经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惯有的亲切笑容:
“诸位大人、诸位同仁,按理说。区区10万石粮食运到金陵搅局,根本不用我们汇聚一堂商议对策,我们手上的粮食总数高达120万石,区区10石粮食冲进来搅局。根本就掀不起什么风浪。”
“对啊!10万石粮食够那些泥腿子折腾几天?”
“没错,别忘了金陵城里里外外可是150万张吃饭的嘴!”
“那朱道临和紫阳观身边还有70余万需要赈济的灾民,就算严氏家族和几家勋贵全力支持,也挺不了多少日子,他们的数千家丁和数万官兵也要吃饭。”
“可不是吗?严家和两家勋贵的粮仓恐怕早就空了,再来10万石粮食也只能是杯水车薪。不用为他费心,只要我们自己不乱,谁也别想粮价掉下来!”
“距离秋收还有30多天呢,急什么啊?”
各种意见此起彼伏,会场再次回到最初的喧闹之中。
深知个中厉害的户部尚书郑三俊和兵部尚书冯元飚相视一眼,双双站起走到王崇年身边为他造势。很快让全场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