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儿知道!正是因为孩儿知道,才要和韩焉起冲突!”
“你你你!”刘赐气的不知道说什么好,指着刘爽,半天说不出话来。
刘爽跪爬两步,挪到刘赐身旁:“父王,孩儿这么做完全是为了衡山国,这个韩焉所作所为与谋反无异,孩儿见父王待之如上宾,生怕一旦事牵连父王,这才出此下策,孩儿也不迫不得已。”
“混账!韩焉乃是陛下宠臣,岂能谋反?”
刘爽道:“父王还记得去年苏中郎在淮河北岸遇袭的事情吗?当时孩儿和上将军一同在国境边等候,本以为苏中郎的两百人会被那些盗匪击溃,但是苏中郎以二百人将九百盗匪打的七零八落,当时孩儿就怀疑那些盗匪的身份,派人去了双方交战的地方查看。”
“你查到了什么?”刘赐很清楚那些人的来历,这件事都过去一年了,谁也没有提过,本以为此事就算过去了,没想到自己的这个好儿子又给翻了出来。
刘爽从袖口中摸出一枚箭矢:“父王请看,这便是孩儿找到的东西,此物虽然经过打磨,但是韩字却是清清楚楚,而且还找到了带有韩焉家徽记的兵器数件,为了证实此事,孩儿派人去了长安,已经证实韩焉的堂弟便在这群盗匪之中。”
“还有,韩焉此次来我衡山,陛下并不知道,已经有传言从长安传出,说陛下为此大为恼怒,父王,韩焉就是个惹祸精,留下他对我衡山有百害而无一利,请父王早做决断!此事孩儿知道,苏任必定也知道,以陛下对苏任的信任,若苏任将此事告诉陛下,韩焉这种悖佞之人岂能再在陛下身边立足?而陛下又会对父王怎么看?父王可要三思!”
拿着刘爽送上来的箭矢,刘赐沉默了。刘赐虽然也有不臣之心,但他还不想这么早就和朝廷翻脸,七王之乱和他父亲刘长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在没有十足十把握的前提下,以刘赐胆小的性格,他绝不会冒险。刘爽刚才几句话,正中刘赐痛脚,脑子里开始对韩焉起了厌恶。
六安县令一直跪在旁边,听着刘赐、刘爽父子说那些蹊跷的事情。他只知道当年刺杀苏任的有淮南王的影子,没想到这里面还有韩焉的事。既然韩焉能刺杀苏任,自然也能刺杀与苏任交好的世子刘爽。六安县令,做了一个大胆的推断,或许是那个刺客在刺杀刘爽的时候,错把刘爽亲随当成刘爽,这才导致了刘爽亲随的死。
那块玉佩,六安县令略一思索也明白过来。韩焉说这是他家传家之物,但是玉佩虽好,也值不了多少钱,以韩焉家的势力、财力,这么小的一块玉佩才不会放在眼里。韩焉之所以那么说,恐怕掩人耳目的成分更大一些。
想到此处,六安县令一下子豁然开朗,也向前爬了几步:“大王容禀,下臣听了世子所言,觉得这个韩焉便是世子府凶案的真凶,虽然韩焉身娇肉贵,但他手下或者门客中应当有不少能人,潜入世子府杀人不是难事。”
张广昌看了看刘赐,瞪了六安县令一眼,心道:这个时候,你搀和什么,搀和的越深便死的越快。正如张广昌所料,六安县令的话音未落,刘赐狠狠的瞪了六安县令一眼:“哼,信口雌黄,来呀,拖出去,斩!”
六安县令大惊,连呼冤枉。刘赐没有丝毫手软,如此机密本就不能让外人知道,六安县令没被赶出去只是个巧合,若他听了不说话,也就罢了。偏偏不长眼还要显摆一下,刘赐岂能让他知道这样机密的事情?杀他对他来说已经算是便宜了。
杀猪一样的六安县令被拉了下去,大堂中静悄悄的。过了好久,刘赐淡淡道:“起来吧!”
“谢父王!”刘爽在心中长出一口气,卫庆的计策果然奏效,看样子刘赐是信了。刘爽这一次很听话,按照卫庆所言,没有急功近利,静静的站在一边等着刘赐自己慢慢琢磨。
过了好久,刘赐起身:“本王累了,你们都退下吧!”
“喏!”张广昌和刘爽送走刘赐,退出大殿。刚走了几步,一名内侍便叫住张广昌,刘爽看的清清楚楚,也没介意径直出了王宫。一钻进自己的马车,吩咐车夫:“去翠香楼!”
二楼靠窗的雅间中,苏任正与黄十三、蛮牛三人喝酒吃饭,说起昨天赢广济生气的样子,三人又是一阵哈哈大笑。老贾推门进来,对苏任道:“先生,世子来了!”
苏任止住笑声:“让他上来,正要去找他问问卫庆的事情。”
老贾答应一声,退出去请刘爽。苏任给黄十三和蛮牛使了个眼色:“一会你俩可要配合好了,不能让刘爽觉得咱们好糊弄!”
黄十三点点头。蛮牛愁眉苦脸:“咋配合呀,我不懂!”
“闭嘴、瞪眼、凶狠就够了!”黄十三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