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战役,并没有吓到欧洲人,他们反而是觉得自己还不够努力。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全国性动员了,德国宣布的早一点,法国稍晚,但分别也不算大。
德国方面直接宣布组建一支200万人规模的庞大部队,法国也不含糊,叫出了150万法军的口号。德国在这方面有一些优势,仿照大唐的预备役制度,德国也有比较完整的预备役和民兵体系,在战时能够相对更迅速地转换成实际的战斗力。不过整建这么大规模的一支军队,德国也是需要花时间的,特别是德国并没有足够的军事装备去装备200万人的军队。所以德国不得不全力转入战时状态,所有用来生产民品的工厂在,只要有能力都用来生产武器装备。一切资源受限向军工业倾斜,国家也将大量的经费投入武器的研上面,希望能够尽可能缩小与唐军武器科技的差距。
德军和法军都抽调现役的常备军,又一次组成了低地军团,分别陈列在荷兰与比利时的东西两侧,不过却没有仓促地向这里动进攻。德军的派兵布阵也已经受战争影响,变得更加聪明。德军将部队以比较小的编制,洒在了更多的地方,同时部署了大量的伪装。这使得唐军的空中力量在对德军进行轰炸的时候,将会遇到更多困难,取得的战果也会变小。
德军不贸然开战,是知道就算再动一波二十万人的攻势,唐军仍旧能够击败他们,只是徒劳地消耗了自己。德国元帅布吕歇尔在战争之前已经选择主动退役,他拒绝与唐军作战,虽然马恩斯对其多番挽留,但仍旧无法使这位德国最负盛名的老元帅回心转意。德军的前线司令由一位出身容克的范?克莱斯特元帅担任,这位元帅早前也是普鲁士军人,其后改换门庭变成了德国军人。
克莱斯特也是有些真才实学的,他控制任何从陆地进入比利时的交通道路,使得没有任何的物资能够运送到比利时。同时他也不兵与唐军交战,就是采取这样僵持的手段。他深知凭借自己手上刚补充的二十多万德军,是无力取胜的,所以他只需要给唐军造成紧张感,进行压迫。
一旦德军完成了扩军,新兵组建成新的军队,那么德军可以动十倍于唐军的攻势,从多个方向出击,让唐军根本顾不过来,而且无力应付。即便现在的战争的先进和精密程度大大提高了,但是人数多的一方仍旧有着毋庸置疑的优势。
德军和法军都是现代军队,很难击败少数部队之后导致大规模的军队投降。唐军最大的问题是在西欧没有一个稳定的后方,而且敌人太多,难以像二战德国一样一拳就把法国给打趴下了,也许唐军能够一路平推到巴黎,但比利时和荷兰一定就丢了,那也没有太多的意义。现在这个法国政府的抵抗决心还是很坚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