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场。
转眼间,20分钟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这场比赛。
大家的节奏掌握的比较的缓慢。并没有火星撞地球似的大开大合。
彼此要是控制了求全以后,几乎都是在自己的半场倒角,偶尔向前传一下,几乎都是平行倒脚比较多。当然,没有故意的往本方后半场传。毕竟那样做的话就有点违背体育道德精神了。
随他们的主队,来到多特蒙德二队的帕德博恩球迷,可以忽略不计。
除了极少数铁杆支持者随他们的球队来的以外,基本上,没有多少帕德伯恩的球迷。
现场,几乎都是一片yellow的海洋。
几乎整个球场,都被大黄蜂的球迷们,坐满了。
可怜巴巴的几个帕德博恩的球迷,坐在这个容量能够到9999个座位的红土地球场。就像几个罪犯掉进人民的汪洋大海里一样。就像几粒花生,掉进一大碗饭里面一样。
总之,几个帕德伯恩的部分球迷,既显眼又那么不显眼。
因为,他们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看起来有一点另类,所以说看起来比较的显眼。
不显眼的原因是,因为现场的球迷们,实在是太多了。
他们这些来的几个帕德博恩的球迷,根本就不会引起大多数人的关注。
毕竟,人山人海的,谁会在乎他们呢?充其量是他们身边的人,会在乎他们。
话又说回来。
这少数几个帕德伯恩的的球迷。并不是彼此铁板一块儿坐在一块儿。而是像撒芝麻一样,东坐一个西坐一个。从天空中的摄像机俯身看过去。这几个帕德伯恩的球迷,仿佛就是散落在大黄蜂球迷中的,几面旗子一样。
对于大黄蜂本地的球迷来说,与其说来看比赛,还不如说,今天来的是一份情怀。
大家都是来为董希宁送别的。
毕竟,德丙联赛本来的竞技水平就很低。大伙儿为什么还要关注多特蒙德二队的比赛呢?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毕竟是大黄蜂球迷自己的球队,大家肯定会荣辱与共的。
今天的比赛场上。球员们踢的确实比较的平淡。球迷们的表现也无关痛痒。
有的人,彼此坐在一起,勾肩搭背的,低声细语聊天。有的人在悠闲地嗑瓜子,顺便翘着二郎腿。还有的人,顺势利用探照灯一般的眼睛,搜寻球场内其他地方的,各个金发女郎。
总之,大家今天都是抱着放松放松的态度,来看比赛的。
正当大家懒洋洋的坐在那里的时候,还是董希宁给大家带来的惊喜。
本场比赛开始以后的第一个高潮,出现在比赛第23分钟的时候。
董希宁在禁区里接应沙欣的头球摆渡之后,甩头攻门。
帕德博恩的门将托尼扑了一下后,还是没有能够阻止足球进网。因为董希宁的这一下攻门,稳准狠,快刀斩乱麻,而且力量用的特别足。
其实,托尼已经手指尖碰到这个皮球了。可是还是没有办法将球打出去。毕竟对方飞过来的球势大力沉。他有点鞭长莫及的意思。
进球后的董希宁站在那里,并没有像往常一样,霸气外露的在那里庆祝。
而是,微微的向球场各个方向,45度鞠躬了好几个。然后,不由自主的哭了。
他这是喜悦的泪水。他这是激动的泪水。他这是恋恋不舍的泪水。
平心而论,他从本赛季初的时候加盟球队。到现在快要离别分别之际。想想都快十个月的时间呢。这一路走过来,大家对他的支持,大家对他的感动。或许等到董希宁,离开多特蒙德二队好多年以后,想想今天的一举一动,他都会铭记终身。
刚才,这个进球,他怎么能不哭呢?这个进球对于他来说,或许就是他在多特蒙德二队最后的一个球。倘若接下来的比赛中,他不能进球的话,因为场上的时间,一分一分的溜达。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他能够为多特蒙德二队做出的贡献,也越来越少了。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他怎么不想发光发热,把自己的一切披肝沥胆的贡献出来了。
所以他默默地流眼泪。场上的观众,也纷纷站起来为他拍手致意。有的人,还在唱那首特别耳熟能详的英文歌。。youwillneverwalkalone,唱那首永不独行的歌。
就在董希宁像吃盐一样吃傻了,一样的站在那里的时候,
他的队友们潮水般的向他涌来。
看台上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球迷们又蹦又跳,为董希宁的赛季第49个球而欢呼。
董希宁的这个进球。把今天离别的情绪,再一次推向一个高潮。球场内的球迷们,顿时欢腾起来。
媒体席上,有几位从柏林赶过来的中国记者,也把这美妙的瞬间,通过文字和视频的形式,记录了下来。
这几个远道而来的中国记者。
他们是第一次来现场,看同胞董希宁踢球的。
此时此刻,他们都被现场的狂热的气氛感染着。
“49个球了,这太牛掰了。“
“这个进球真是漂亮,跑位很聪明,而且旁边的九号球员,也大公无私传球。。”虽然这几个中国记者。
并不知道这位九号球员们,是原本和董希宁不对付的球员沙欣。
不过平心而论。
今天,沙欣完全体现了一个职业球员,所必需的素质与要求。那就是自己不贪功,自己不抢功。为了团队的利益,自己愿意做绿叶。不愿意急功近利的,处处想表现自己。
哇咔咔。
偶买噶。
董希宁,不仅再次刷新了自己的进球纪录。同时,他再一次,打破了前半个月以前,他自己保留的进球纪录。
那就是德丙联赛,单赛季进球四十九的记录。原本这个进球记录,就是董希宁自己打破的。没想到他今天,自己打破自己的记录。同时又再一次的刷新了自己的,个人最好的成绩。
看得上的球迷们。一个二个精神抖擞地在那里呼喊:
希宁别走。留下来和我们创造一个奇迹,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