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展开工程,最开始的一步就是要修路。
帝国需要修出能够直达烈阳风顶的通道,这些通道需要保证它们可以做到让帝国的任何工程船都能安全、高效地通过,将前方所需的任何设备与任何材料安全送达。
最开始出发的那一批虚点跳跃船作为试验者与开拓者,它们为帝国前往烈阳风顶的航路打下了最初的基础。这些先驱留下的一座座灯塔为帝国日后开拓前往虚空遥远深处的航路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然而,正如它们被派出的目的并不是要建设一条繁华且连续的虚空航路那样,它们所留下的节点航路可以被包括伟大征程级在内的虚点跳跃船们使用,但是这样的通道无法成为帝国舰船前往烈阳风顶的“快速路”。
并且,由于接近烈阳风顶所在的虚空的末端航路已经离帝国太远,虚空中的信息偏移差能够导致的影响非常巨大,能够到达那里的虚点跳跃船的舰况无一不是恶劣到几乎无法再开动。
所以,尽管帝国在这万亿年里在不断地尝试改进包括伟大征程级在内的各类虚点跳跃船,并且花费了巨大的力气维持这些先驱走出的宝贵航道,但是这些航道的状况仍然不佳,尤其是航道的后段与末端——那里长久地处于半失联的状态。
绝大多数的虚空航道只能说是前段与前中段状态尚可,中段之后的部分,像是节点缺失或者航线中断这样的事情几乎随时都会发生。虚空中并不安全,远离帝国的虚空对于帝国来说黑暗且陌生,但是那是因为帝国造物对那里还不够适应,出现在那里的“土著存在”并不会感觉到那里的虚空会有什么奇怪与不适之处,它们可以自由地活动,就像是帝国造物在帝国的疆域附近可以自由地活动一样。
断裂带,世界级的生物或者是寄宿漂浮物,乃至于可能存在的跨世界文明,它们均有可能威胁到这些远离帝国的虚空航路的安全。尽管构成虚空航路的道标世界足够坚固且足够隐蔽,但是虚空航路非常漫长,组成虚空航路的道标世界数量也是十分巨大的,在巨大的样本环境中,小概率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
同时,因为虚空航路可以大致看做是“串联”的,其中的几个节点出问题,就有可能导致整条虚空航路或者该条虚空航路中的大段路程陷入瘫痪。这一切的问题与情况叠加起来,最后形成的就是“帝国花费了大量的力气去维护虚空航道的完整性与安全性,但是这些行动到目前为止仍然效果不佳”的原因。
不过,也不应该因此就直接将帝国的行动看做是无用功,向深远黑暗的未知领域开拓前进这件事本身就有足够非凡的意义,这样的事情也会无可避免的导致牺牲,这些都在早就已经认识到、并且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帝国在不间断地维护虚空航路的过程中也采集到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描述了遥远虚空中中陌生环境的概况,这些数据不断地积累起来并被帝国分析和研究,过程很漫长,但是也有大量的成果随着更多来自烈阳风顶的信息传回而出炉。
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帝国知道了为什么来自烈阳风顶的信息会在一万亿年之后才被传回——由于在远离帝国的地方,虚空中的信息偏移差会急剧增大,剧烈变化的信息偏移差也会加剧舰船的受损程度,这种受损和死潮腐化类似,是全层面的、全方位的,也就是说,所有的冗余和保险措施都会和正在使用的部分一起受损。
虚点跳跃船远离帝国,在自身的一切资料都在不断缺失的情况下,舰船和舰内的乘员将越来越难以将自己的状态恢复至完好,舰船和舰员都不得不拖着越来越严重的病体远航,这会使得舰船越接近风顶,需要用来维护保养的时间就越多。
一次次可能会持续几十上百亿年的休眠保养,将整个航行花费的总时间拉成一个可观的数字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反过来说,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将第一次需要近万亿年才能完成的航行逐渐压缩成千亿、百亿、十亿年,直至压缩到几千几百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问题被发现了,帝国应对这些问题的能力也在随着研究的进展而不断地增强——帝国可以通过改进秩序场的算法,从而减少虚空信息偏移差对虚点跳跃船带来的侵蚀。帝国可以通过已经固定的数据,定向地改变构成舰船和舰员们的躯体的主材料的性能。甚至,随着帝国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投向这里,有朝一日,光圆秩序上同调算法能够完全扩展开来,成为虚空航行的新一代主要算法......
也不是不可能。
“只不过,依靠更加直接的技术进步来取得突破......目前还是不行啊。”看完了手里的报告之后,维多维尔有些感慨地摇了摇头。
之前为了对抗巨型恶意元模因,帝国好像把技术底蕴压榨的有点多了。在两万亿年前,大批量的新造物和新技术投入应用,虽然那时的帝国看起来辉煌且强大,但是过度投掷技术储备使其转化成实际成果的后果,就是帝国本身变成了一座尖塔——高耸且尖锐。
而在塔尖上,是没有办法继续搭建新的高塔的。高塔需要坚实、稳定、宽厚的地基基础。帝国必须想办法将自己这座“尖塔”的塔尖和塔身扩展,使得整座尖塔逐渐转变成为一片广阔的高原,然后,帝国才能在这片新的高远的顶端重新建造起新的高塔,并将这一过程不断循环往复。
第三个万亿年,帝国无以数计的生命所做的一切事情对于帝国的依依,就是使得帝国能够将自己在第二个万亿年里过度削尖拔高的“脑袋”重新拓宽。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情。这需要整个帝国在各个方面都有更加长足的进步,而出现进步与发展是需要时间的。
“......不过,也没关系,远征纪年里......帝国不缺时间。”维多维尔靠在椅子的后背上长出了一口气。在他的面前,帝国的本土疆域如同一枚心核,明亮但细微,而从心核处延伸出去的无数“血管”密集且狭长。在这些“血管”中间,依稀可以看到汩汩涌动的“血流”,那是正在维护航道和正在“修路”的虚点跳跃船们。
在静静地观看了一会帝国延伸至国境之外的虚空航路图之后,维多维尔将注意力收了回来。在他的桌子上整齐地码放着许多晶板,这些晶板之中封装着大量的文件,帝国将重要文件的精确副本存储于烈阳和总旗舰上并且作为一道安全冗余。自己在没有要紧的公务需要处理的时候,偶尔看看这些备份过来的文件中那些比较新的部分,也是一件相当有趣的事情。
维多维尔轻轻招了招手,一块晶板便从中飞出,并稳稳地落在了维多维尔手中。
“嗯......这其中的内容是......大家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而预先设定的预案啊......”维多维尔一条条地看过去,《陌生跨世界文明意外接触应急预案》、《大型信息实体拖曳作业安全规程》、《帝国造物隐藏性能临时提升办法(草案)》......
看起来,自己不需要再多提什么,帝国众们已经能把所有的事情考虑的很周详了。乐观估计,自己估计在已经开始的第四个万亿年里划水摸鱼的时间将会比在第三个万亿年里长出很多......
......
一次性接通如此多的漫长虚空航道是不现实的,即使是将帝国的无限制抗挤兑资源抽干也做不到这一点。
为了保证工程的稳步进行,引导工程的总师们经过分析研究之后最终采用了分成四阶段的处理方法,即“开通一段、建设一段、维持一段、维系一段”的航道总处理方法。
在这其中,“开通一段”是最先建设每一条虚空航路中最靠近帝国的那一阶段,而具体的建设做法为大幅度增加航路上的世界密度、增加导航设备、增加安保武装力量以及肃清周围环境。经过处理后,虽然还达不到便民工程的使用标准,但是对于要求没那么高的军队来说,这样的航道已经能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满足通航要求。
“建设一段”则对应着虚空航路中稍远一些的部分——最开始远航的虚点跳跃船留下的道标世界十分稀疏。拥有强大虚空远航能力的虚点跳跃船可以识别到虚空中细微的信号,但是除了它们,帝国的绝大部分舰船都还做不到从某一道标世界观察到与之相邻的下一个代表世界。
为了能让后续的开通过程更加流畅,需要有先行的队伍在这些道标世界之间设置更多的中继世界,以便于帝国的工程舰队能够在之后的施工航段里正常作业。考虑到需要满足安全相关的需求,“建设一段”所涵盖的航道不会太长,因为在这一段虚空航路里,帝国舰队难以快速部署到位。
“维持一段”对应着虚空航路更加靠后的位置。进入这一段之后,帝国舰队已经没有办法在有效的时间里部署到位。在这里驻扎军力能够取得的收益急剧下降的同时,帝国舰队需要付出的代价在急剧升高。可以说,离开“建设一段”的对外分界线时也离开了帝国秩序与帝国规则所能影响的范围,更加远离帝国的部分已然成为无法地带。
在无法地带里,即使是目前在已知的文明中已经相当强大的帝国,它所拥有的力量也不得不向自然环境的伟力低头。在这一施工段里,帝国所能做到的,就是利用大量的虚点跳跃船尽可能多的巡视已经存在的道标世界长链以确保其安全。
如果有道标世界失联,那就安置新的道标取代旧的,如果有不安全的因素正在逼近航道,那就想办法将不安定因素逼退或者调整航道使其绕过不安定因素。维持这一段虚空航路的基础功能,将是所有巡航于这一带的虚点跳跃船最为重要的任务。
至于“维系一段”......这一段则指向整条长链还没有被前三个施工段顾及到的剩余所有。有且只有由最精锐的敢死队员组成的船员组所开动的最强大的虚点跳跃船才有可能到达这里。他们的任务,是补充这一段航路中已经失联或者已经被摧毁的道标世界,以尽可能的保证不再需要有更多的船进行那万亿年之久的“先驱航行”。
只有当需要建设、维持和维系的航段全都消失,虚空航路由点成线,可以让帝国的武装舰队和工程船队正常航行之后,这项工程才能进行到规模更为庞大的下一步——由线成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