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卖工艺品的小店铺,店铺造型别致,老板却不知去向,这些应该就是纯粹的当地手工艺品,还有一些基督教的相关纪念品。
埃及的典型民居样式,云落现很多户人家的阳台上都有悬挂类似华国灯笼的装饰品,晾晒的衣服是整齐的小背心(估计是他们的内衣?)和精致的地毯,偶尔窥探一下埃及人的私生活,很能满足云落八卦的欲望。
埃及也有屋顶的搭建。但是否违章不得而知,其实对于街道上满目的烂尾楼还有个说法,埃及人盖房很有远见。先把自己的房子盖好了。
然后还要给子孙后代留条后路,房子没盖完表示等自己的儿子孙子长大了可以继续盖,于是房子就不断往上叠,但还是一副没盖完的样子,
墙上那些似乎是鸟巢,看来虽然鸟儿类似,但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鸟巢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离开基督教区,没走几步就到了阿穆尔本阿斯清真寺,是埃及最古老的清真寺,以柱子多闻名,任达华在这里向纳兰涩琪和云落认真介绍了伊斯兰教的文化特点,还特别演示了祈祷的全过程,埃及正宗伊斯兰教徒每天要进行5次的祈祷。
要喊15次”安拉最伟大”,和纳兰涩琪和云落的”万岁万万岁”是同一性质,祈祷是唯一亲自与真神安拉对话的方式,在这里,神不仅是高高在上的世界主宰,更是导师和朋友,伊斯兰宗教的力量确实是伟大的。
女性可以进入清真寺,但都必须披上绿色的长袍,终于明白为什么在的苏公塔导游说这是唯一让女性自由进出的清真寺,传统的伊斯兰教是相当保守的,尤其对女性有很严苛的要求,出门头和身体都不可以露出来。
只有自己的丈夫和家人才可以看到长袍下的真面目。可兰经里允许男性穆斯林可以有四个老婆,但必须公平对待,不分大小,在结婚之前必须承诺如果抛弃妻子需要付出多少代价,而且娶下一任妻子必须取得前任妻子的同意。
虽然现在一夫多妻很多人都不再能接受,但云落看相比华国封建时代的妻妾成群,伊斯兰教的规定还是很靠谱的,在男性明显少于女性的时代,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女性的权益,就连和当下咱那几乎是欺负女性的婚姻法比较,也算是更加照顾女性了。
清真寺的主要结构大同小异,却都形态各异,每座清真寺都是一个艺术品,这归功于西域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艺术的创造力,既把繁复的设计融入到简单的建筑风格里,还能把丝毫没有偶像崇拜的宗教文化都形象地刻画出来。
清真寺很大,进入清真寺每个人都必须脱鞋,内部整理得非常干净,地毯上布满了小窗户,窗户顶都朝着圣城麦加的方向,上面的吊灯同时点亮的时候,就如同繁星满天,可以想象每到重要的日子,虔诚的穆斯林都跪在这里祈祷的盛况。
架子上摆满了各种版本的可兰经,阿拉伯语是一门很特别的语言,云落特别崇拜懂阿拉伯语的人,能把这些扭曲的图形排列组合起来,不仅可以念,知道意思,还可以流畅自如地写出来,真是超级无敌难!
习惯了方块字和字母的云落,完全分不开这些弯弯曲曲的图形,来到埃及,纳兰涩琪和云落就成了彻底的文盲,这里连数字都是阿拉伯语,逛超市都认不得价格,还好从有对照的车牌号学会了认0-9的阿拉伯语数字(不是阿拉伯数字哦),也算是一项不小的收获。
开罗的街道上经常可以看到系在路灯或者电线杆的长线上挂满了布条,不晓得是用来祈福?用来许愿?用来守护?还是另有用途?很多东西,不用去深究,在想象中更美。
从清真寺出来,换下袍子,看门的大爷会请纳兰涩琪和云落捐款,这些捐赠都随各自心意,不用勉强。纳兰涩琪和云落下一步去参观著名的埃及博物馆,只有去了那里,才当真明白什么叫“古”,什么叫“博”。
随手可及的雕刻都是数千年前的文物,几乎所有展品的年代牌上都标注着“c”(公元前),证明距今至少2000多年以上,直面古埃及,这才是真正的穿越。
及博物馆是由被埃及人称为“埃及博物馆之父”的法国著名考古学家玛利埃特于1863年在开罗北部的卜腊设计建造的。
现在的埃及博物馆是重建之后的建筑,里面有许多价值连城的历史文化瑰宝,除了主体建筑之外,外面的雕塑都是货真价实的古埃及文物,里面展览的宝贝也只有一件是赝品,其余全是拥有数千年历史的真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