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可不存在军事法庭一说,有的只是服从与军法!
“不准开火!放近了再打!!!”
随着太平军军阵的接近,波兰立陶宛联军第一道防线处连小口径的轻便小炮都停止了轰击,向着更后方移动重新布置炮兵阵地,站立在第一线人挨着人波兰火枪渣渣中间的军官们,极力呼喝着这群士气不咋地的士兵,制止擦枪走火的事件发生。
大多数的士兵都是文盲,自然无法通过眼力估算出敌我双方之间的距离,更不用说预测最佳开火时机了,这时候就体现出贵族军官的用途了。
然而,贵族军官们即便能看出来开火的最佳时机并及时下达命令,却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前提条件,麾下的士兵不会因为紧张恐慌等负面情绪提前扣动扳机。
历史上明末的火枪队之所以总是无法对满清骑兵造成实质性伤害,就是因为明末的火枪队素质太差,往往在满清骑兵没有进入有效射程前,就噼里啪啦的将一次性的鸟铳打着了,结果等满清骑兵进入射程时,明末步兵只能眼睁睁的换上肉搏武器等待死亡的降临……
明末时期明军的火器化部队不如满清部队不是武器的问题,而是军队体制和士气素质的问题,再好的武器,也需要士兵去操作使用才能发挥出威力。
这一点在后来的鸦片战争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后世人普遍认为满清是摆在了火器不够犀利的问题上,殊不知,鸦片战争时期的清军绿营火枪配备率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八十,沿海地区几乎所有的一线绿营士兵人手一把保养良好的鸟铳!
鸦片战争时期连英国人都感叹,火枪对射中,他们的步兵丝毫占不了优势,清军的火枪手实在是太多了……
然而,英法联军只需要一个刺刀冲锋,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清军败在了烂到骨子里,而不是武器上的劣势!
历史上相似的一幕,似乎要在这场被称为莫济里战役中的决战中重演,在波兰军官声嘶力竭不要开火的口令下,没等太平军精锐火枪手进入百米距离,第一线的数千波兰火枪手就噼里啪啦的如同放鞭炮一般打出了热闹的‘自由射击’模式。
最初仅仅只有少数几人擦枪走火,可惜,在这种紧张的时刻里,火枪击发的声响就如同发令枪一般,引出了一片枪声……
于是,伤亡轻微的太平军火枪线列,轻易拉近了敌我之间的作战距离!
感谢海鹰汇丰打赏100起点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