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古埃及只剩下漫漫风沙与金字塔;曾经繁华似锦的迦太基,已被历史无情的覆盖,成为存在在历史上的绝唱;曾经是青草扑地的两河流域,早已变成空旷死寂的生命禁区……古巴比伦、古印度、曲度文明、两河文明、希腊文明等等无数聪明智慧的民族,都消失在历史长河。唯独华夏文明五千年繁育生息,延绵不绝。
华夏民族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不倒,不是上苍眷顾华夏民族,不是因为华夏民族没有遭遇过外来侵略。事实上从早在两千八百多年前,随着犬戎攻陷镐京(现长安区)华夏民族遭遇亡国灭种的危机。管仲提出了“尊王攘夷。”九合诸候,百年苦战,付出无数牺牲终于把犬戎、北狄打出中原,保存了华夏社稷不绝。
然而时隔不久,随着林胡、东胡、匈奴兴起后,开始第二轮大规模入侵。然而华夏民族每当面临亡国灭族时,总有英雄人物出现,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从卫青、霍去病到祖逖、刘琨、冉闵。归根结底,这是因为华夏儿女心中有一个共同的执念。
“祖宗之地不可弃!”为了这个执念,祖逖带着百余部曲,毅然渡江北上。为了这个执念,刘琨坚守晋阳孤城十四年,南望王师魂欲断。为了这个执念,冉闵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宁死不降。为了这个执念,面对谪仙谷呼声如雷,人人高呼北伐。就连原本并不看好高敬宗的山桑王竟如、灵壁萧金定、铚县戴安之等也兴奋的大吼道:“北伐……北伐。”
“驱逐胡虏,收复故土”如同海啸般的嘶吼,声浪一浪高过一浪,越来越大。欢呼声越吼越响,似乎有一种疯狂的味道。高敬宗也被这个情绪感染了,振臂高呼“驱逐胡虏,匡复华夏。”
唯有死军统帅籍戡气得脸色铁青,恨不得从高敬宗脸上咬下一块肉。如今倒好,民心士气已经被鼓舞起来了,如果不顺从民意,组织北伐,整个江淮都督府的人心就会散掉。
不是籍戡不愿意北伐,也不是他不想北伐,只是他需要时间,用足够的时间训练军队,展实力,增加胜算。
其实高敬宗原来也是这样想的。可是就在那么一瞬间,高敬宗的脑袋明悟了。战争,并不是以表面实力来计算的。如果谁的兵多谁就能胜利,那么也不会有孙武千里破楚,五战入郢。也不会有楚霸王破釜沉舟,奏响亡秦丧钟。更不会有北府兵八万大败前秦九十七万大军。
想通这一层,高敬宗不再执迷找一个基地,慢慢积蓄实力的计划,而是与时间赛跑。因为此时华夏民族已经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每迟一分,便有无数华夏同胞命丧胡虏之手。所以北伐,一定要快,越快越好!
高敬宗道:“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本都督决定,秋后之后,立刻集结死军五府十七团兵兵,誓师出征北伐。”
“大都督威武!”
“大都督霸气!”
“大都督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