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找到了“参照物”,就是地球。一直观察着地球的展,就又有了时间的概念。盘古不敢“分神”,虽说在混沌中,他能看清整个原界,就像在飞机上俯瞰城市,但若想看清某一处,还是需要“集中注意”。
他一直盯着整个太阳系,丝毫不敢松懈,那里是祭族的火种之地,他曾经只看了眼天算星的样貌,回过头来却现地球时间已过了千年。混沌中,时间也是一片混乱,时光虽然不会倒流,但时光的速度忽快忽慢,盘古只有全身心的盯着地球才能感受到时间的快慢变化。
在地球上,时间是稳定均匀的,所以,高速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一直按照额定速度行驶着。但在盘古眼中,那汽车是忽快忽慢的,因为他所处的混沌中,时间流速也是忽快忽慢的,有时地球只过一天,盘古却有过了一年的感觉,他看到地球上的人们都在做“极慢的动作”;有时他又觉得地球像是按了“快进键”一样,眨眼一年就过去。
盘古在混沌中看到了许多不一样的自己。
混沌中不光只有长宽高维度,盘古还看到“能量维度”,“暗物质维度”,“超弦维度”……在不同的维度中,自己的“样貌”是不一样的。
这些维度都存在于地球中,只是,它们是以“投影”的方式存在,人们看不清它们具体是什么样子,但能感觉到它们的存在。
随着人类科学的展,人类探索到的最小物质从分子到原子,又到了夸克,夸克组成原子,原子组成分子。那么,什么又组成了夸克?似乎物质界永远都能找到更小的物质。而且,就算夸克最小,那半个夸克是不是又比一个夸克小?
当自然科学的展遇到瓶颈,就只能用哲学解释。
佛说“一沙一世界”,佛教认为一粒沙可见三千大世界,现代科学叫做“宇宙全息论”。
佛教认为人可以修出百千万化身,而盘古知道,那是不同维度下人的样貌,科学对物的最基本组成物质的认识,曾经认为它是原子,后来又认为是粒子,再后来又认为是质子等等,似乎始终找不到最基本的物质。
而佛教认为“万物无自性、无本质,万物皆空”,试图说明万物的根本。佛教与科学殊路而同向,科学理论中后来也出现了量子理论和超弦理论。
弦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自然界的基本单元不是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之类的点状粒子,而是很小很小的线状的“弦”。弦的不同振动和运动就产生出各种不同的基本粒子,能量与物质是可以转化的,故弦理论并非证明物质不存在。
无论佛学也好还是科学也好,在盘古看来,这些都是因为人们从不同维度看到了世界,而他自己身处了一个混乱不堪的“全息维度”中。
佛说“心造万物,万物皆空”,身处一幅“画”中能有这种感悟已经很了不起,这句话虽然是古代哲学概念,但科学展到今天似乎也在说明这个道理。“恶”由心生,罪犯行凶必然是心生歹念。而人的肉身若追溯根本,就是一颗受精卵,受精卵之前什么都没有,可以说是男女心中的情爱创造了人,所谓“心造万物”。
而万物根本是什么?佛只能用一个“万物皆空”来解释。科学给了不少解释,但每一种解释又像是哲学概念。
盘古能够看清一切,看清各个维度,他隐隐感觉有更高等的生命维护着各宇宙的秩序,让一个个稳定的宇宙成形。
直到天罚出现,他才更加肯定心中的想法。